海洋大学吸引民企投资“深渊科学”-1.1万米载人潜水器研制欲与美日赛跑

    |     2014年11月20日   |   书院新闻, 基金会新闻   |     评论已关闭   |    1673

昨天,记者从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获悉,该中心主任崔维成教授正在向民营企业家等社会力量募集约3000万元资金,用于建造1.1万米载人潜水器的载人舱。

为何以募集资金的方式建深海潜水器?崔维成说,这是他想探索的一种科技创新模式——吸引民营企业投资前沿科技项目。该模式在西方已有很多成功案例,而崔维成从去年起开始探索其在中国的可行性。如今,他已募集到2亿多元,用于建造载人潜水器科考母船。如能尽快启动载人舱的建造,有望提前1—2年把中国科学家送至马里亚纳海沟。

“把中国科学家送到马里亚纳海沟”

2002年至2012年,崔维成作为“蛟龙”号总体与集成项目负责人和第一副总设计师,为实现中国载人深潜的跨越式发展立下功勋。也正是在“蛟龙”号的研发过程中,他对国际上方兴未艾的 “深渊科学”有了深入了解。

这是一门研究深度从6500米至11000米的海洋学科。6500米深度是海洋的一条分界线,无论是生物特征、生态环境,还是地质地貌,6500米以下的深渊世界与人类熟悉的海洋截然不同。全球共有26条深度超过6500米的深渊,所涉海域接近我国陆地面积。对于这么大的区域,人类还知之甚少。1960年,美国人华尔什和毕卡第乘坐“曲斯特号”潜入最大深度11000米左右的马里亚纳海沟;2012年,美国导演卡梅隆乘坐“深海挑战者”号重返马里亚纳海沟。但他们三人乘坐的都是探险型深潜器,无法进行科学考察。

“要把中国科学家送到马里亚纳海沟!”崔维成立下誓言。不过在他看来,深渊科学和技术的资金投入较高,这种新概念项目的政府立项通常要花数年甚至更长时间。“‘蛟龙’号就是一个例子,立项花10年,研制又花10年。我们再也等不起20年了!”

据崔维成介绍,美国两家企业已分别完成一台3人座作业型11000米深潜器的设计,如资金到位,两三年内即可造出;日本政府2013年立项研制“深海12000”载人深潜器,计划2023年海试。

民营企业家出资建“张謇”号

中国能否在这场与美、日赛跑的竞争中领先?崔维成开始了他的全新探索。

2012年,在“蛟龙”号7000米海试成功返航后不久,他就向中船重工党组提出请求:辞去中船重工第七〇二研究所副所长一职,放弃副局级待遇。2013年3月,他来到上海海洋大学,创建了我国首个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在该校学科建设经费的支持下带队研发11000米载人潜水器和相关设备,并开始向民营企业家“化缘”。“我要向企业家讲述我的故事和梦想,如果能打动他们,就会有人伸出援助之手。”而且,资助深潜项目并非无利可图,科考服务、海底打捞、深海旅游乃至广告效应,都是该项目可以给企业家的回报。

现实没有让崔维成碰壁。去年,一位温州船运企业家牵头,与其他几位企业家一起投资2亿多元,为他的团队建造一艘用于装载深潜器的科考母船。根据计划,这艘名为“张謇号”的科考船今年年底将完成设计,明年年底竣工。它的吨位为4000吨,可乘坐60人。未来的乘客除科研人员外,还包括探险爱好者。科考船出资方在市场调研后认为,收回前期投入应不成问题。

载人舱冠名权赠予出资公司

在打造“深渊科学技术流动实验室”的蓝图中,除了科考船,还有3台全海深着陆器、1台无人潜水器和1台载人潜水器,它们能在大洋深渊协同作业,确保深潜人员的安全和科考效果。在上海海洋大学学科建设经费的支持下,着陆器和无人潜水器的建设资金已到位,将于明年建成。

如今,1.1万米载人潜水器的建造提上了议事日程。据了解,我国很可能在“十三五”期间设立全海深载人潜水器项目,最早于2016年立项。在这个项目中,载人潜水器的核心部件——载人舱研发难度最大。而先行一步的崔维成团队,已基本完成用“马氏体镍钢”建造载人舱的设计工作。这种超高强度材料的屈服强度达1700兆帕,远高于目前常用的高强度钛合金。崔维成已与生产“马氏体镍钢”的芬兰企业接洽,如资金到位,载人舱即可开工建造。

崔维成表示:“我很希望有民营企业家或其他社会力量帮助我们启动载人舱的制造工作,这样可以大幅缩短载人潜水器的研制时间。作为回报,中心将载人舱冠名权赠予出资公司。”

在前沿科技项目中引入社会资本,再与国家立项对接,这条探索之路能否走通?人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