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哲学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比较

    |     2015年11月19日   |   研究成果   |     评论已关闭   |    4616

作者:崔维成,康伯霖

摘要: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是当代我国人民最信奉的哲学。但最近几年,以儒、道、佛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哲学正有一种复兴的趋势。作为对当前党中央倡导的“解放思想”的回应,我们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与佛教哲学进行了一个初步的对比。我们撰写本文的目的有二:一是希望兴起对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与佛教哲学比较的热潮,通过相互间的深入比较,取长补短,最终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体系;二是就教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专家和佛教哲学理论家,通过对我们的指导与帮助,使我们的认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通过初步的比较,我们似乎越来越感觉到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与其它哲学作比较研究十分有必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真正的辩证唯物主义,也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地响应党中央“开展新一轮解放思想运动”的号召。

1引言
众所周知,哲学是关于人生观、世界观的学说,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是涉及到意识与物质、思维与存在、自然与社会等各种现象而超越于各门具体学科的学说,并对人们认识世界提供总的方法论和指导思想。根据对哲学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形成不同的哲学理论,它们包括:利他主义,反现实主义,佛教哲学,儒家思想,享乐主义,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理想主义,非现实主义,逻辑正确主义,悲观主义,道家思想,自我主义,乐观主义,理性主义,现实主义,唯美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非理性主义,斯多噶主义,存在主义,形而上学,功利主义等等。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是当代我国人民最信奉的哲学。但最近几年,以儒、道、佛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哲学正有一种复兴的趋势,本文的两位作者也加入了这股热潮,在业余时间阅读了一些儒道佛哲学思想的书籍。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佛教也是一种哲学,本文称之为佛教哲学。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曾说:“宗教是整个世界总的理论,它是包罗万象的纲领。”中国早期著名革命家章太炎则说:“佛法……与其称为宗教,不如称为哲学的实证者。”并且佛教也是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在历代高僧大德对释迦牟尼佛的经文教义进行解释和注疏过程当中,形成了许多的流派,比如中观派和唯识派等等。关于对中观学派思想的开创者龙树菩萨的认识,前苏联科学院院士彻尔巴茨基教授在《佛教涅槃概论》中说:“龙树应列入人类伟大哲学家之一。”他还把龙树的中观思想和英国现代哲学家布拉德烈以及德国伟大思想家黑格尔的哲学观点进行相互比较后说:“布拉德烈对于日常世界中差不多一切的概念,如事物和性质、关系、空间与时间、变化、因果、动作和自我等都一一加以驳斥,与龙树的否定论互相吻合,这是很令人注意的。从印度人的观点来看,布拉德烈可以说是一个纯正的中观派的哲学家;在这些相同之外,在黑格尔辩证法和龙树的辩证法之间或者可以发现更重大的亲切的类似。”

再者,佛教的思想理论也并非盲目或随心所欲地发展起来的,它建立在严密的推理论证基础之上【1】。在藏地寺庙中曾有过的上千座辩经院就是一个明证,在这里佛法乃至人类思想中许许多多的概念和观点都要通过理性的检验。所以恩格斯也在《自然辩证法》中称赞:“佛教徒处在理性思维的高级阶段。”又说:“只有辩证的思维才是有效的。只有东方的佛教徒和希腊人处在人类辩证思维的较高发展阶段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有一篇研究释迦牟尼佛和黑格尔的文章,从文章的内容可看出黑格尔的辩证思想,是受到佛教思想影响的。而对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历史渊源作过研究的人们都知道,马克思辩证思想则是与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与黑格尔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佛教中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并直接影响到世界包括古今的很多大哲学家和大思想家,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者也承认的,如恩格斯在《世间论》中说:“人类到释迦牟尼佛时代,辩证思维才成熟。”

另外有一些人以为佛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佛法里所有的教义和理论也是凭空唯心构造,或是仅凭个人的经验和信仰而建立起来的,并不是符合客观实际的,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和科学才是客观的、唯物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但这样的看法并不被佛教徒所认同,因为佛法包括教法与证法,教法就是对宇宙世界中万事万物的看法,但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而且还包括有一整套的修行实践,这就是证法。一个人若是完全地遵照佛法的教义去实行,最后他就会亲证到佛陀所说的境界,那时佛法的教义就不只是书本上的理论而已,而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了,所以历代证悟了的高僧大德皆异口同声地称赞释迦牟尼佛金口所言的每一句经文皆真实不虚。从需要客观实践的验证这一点来看,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科学与佛教也都是相通的,而并不是相悖的,如科学家哈尔坦因所说:“有智慧的人将宗教和科学理论并用。”李石岑教授,曾赴欧洲各国考察西方哲学,是我国较早介绍宣传马克思哲学的著名学者之一,他说:“我以为佛学的提倡,不特于对科学毫无抵触之处,而且能使科学的方法上加一层深密,科学的分类上加一层正确,科学的效用上加一层保证。”现代科学之父、相对论的开创者爱因斯坦则说:“完美的宗教应该是宇宙性的,它超越一个人化的神,无须死板的教条及教义,包含自然现象和精神领域,基于对一些自然的和精神的事物的经验而成一体,只有佛教才能符合这些条件”。

现在有些科学家已承认在人的身体之外,独立存在着一个心识【2】。如1963年荣获诺贝尔医学奖的英国爵士艾克理说:“人体内蕴藏着一个‘非物质’的思想与识力的‘我’,……在肉体大脑死亡之后,仍然存在并仍能有生命活动形态,可以永生不灭。”1981年荣获诺贝尔医学奖的美国史柏理博士也说:“人的自我是一种崭新的或必要的非物质。”这在生理科学上也同样得到印证,加拿大著名的神经生理学家潘菲特博士也认为人类并不仅是只有物质的躯体,必然兼有无形的非物质灵魂。我们知道,佛教经论在论述世俗方面,指出众生正是以非物质的我执心识为因,而漂流于三界轮回的。只有到证得最终的解脱果位时,心识才会全然转化成胜义的智慧。虽然现在科学仍在飞速发展,但这些理论还是经受住了考验,诚如英国基勒学院的麦楷博士所说的那样:“至今仍无一种已知的学说足以推翻艾氏与史氏两人的‘生物有灵魂’理论。”

从浅层观察,外境和心识独立存在,而从深层次观察,外境的存在完全取决于心识的认识水平,换句话说,并没有一成不变的外境,甚至于并没有外境这一客观事物,一切全都是心识的变现。这心识有多层意义,在世俗上共有八种,一般意义上的哲学与科学仅理解到前六种,而对最超乎于八识之上,同时也是最深奥的胜义智慧更是未有涉及,从这也可见到在哲学上把佛教描述成唯心(前六识)主义的观点是在盲人摸象了。

本文的两位作者是接受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教育成长起来的,而且长期从事科学研究,对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也没有很深入的研究,对佛教哲学也是在最近几年利用业余时间作了一点肤浅的阅读,刚开始是采用批判的态度,凡是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不同的观点就想要进行批判,但越到后面发现自己批判不了,越来越感觉到佛教哲学比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可能更适用于当前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建设的时代特征【3】,但我们的看法不一定正确。作为对当前党中央倡导的“解放思想”的相应,我们撰写了本文,目的有二:一是希望兴起对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与佛教哲学比较的热潮,通过相互间的深入比较,取长补短,最终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体系;二是就教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专家和佛教哲学理论家,通过对我们的指导与帮助,使我们的认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 佛教哲学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比较
作为一个业余时间学习哲学的同志来说,要写这个题目是很难的。因为我们没有时间系统地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更不可能去学习佛教的“三藏十二部”。但我们找到一个比较简捷的办法,我们通过网上搜索,找到某位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老师的哲学笔记【4】,我们认为它非常简明扼要地归纳总结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体系和基本观点,我们就以他的体系来逐条加以比较,看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是什么观点,而佛教哲学又是什么观点,让读者了解它们的差别。
2.1 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是对世界的本质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方法论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二者的关系是世界观决定、包含着方法论,方法论体现、影响着世界观。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谁是世界本源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思维能否正确反映现实世界的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每一个哲学家都必须对此作出清晰的回答,由此可以划分出不同的派别。如对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派,对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派。另外在方法论的采用上,又可以划分为机械论、辩证法、形而上学等。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包含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在意识与物质之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即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世界的本质是物质,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认为物质世界永远处于运动与变化之中,是互相影响,互相关联的。唯物辩证法包含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等范畴。

佛教哲学认为,把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一个人造的问题,用对这样一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来划分派别更是人类矛盾产生的一个根源,是一种思维极端化的表现。佛教哲学认为,从世俗谛的角度来说,意识与物质都存在;从胜义谛的角度来说,则物质与意识均不存在,二者都是空性,空性才是宇宙世界的本质,它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因为有“空”,才会有“有”,有各种物质和意识的现象,这就是佛教哲学中“缘起性空”的道理。物质与意识是“空”的两种属性,不可分割,既有物质就必然有意识,而且也不能区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因此,它认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极端的看法,均是错误的。哲学上的唯心论,只承认心,不承认物,所谓‘于心执有,于物执无’。释尊说:‘以攀缘心为自性,执生死妄想,认为真实者’。至于唯物论者,恰恰和唯心论者相反,所谓‘于物执有,于心执无。’释尊说:‘颠倒行事,误物为己,轮回是中,自取流转者。’这就是佛教哲学对这两种现象的批评。因为空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而物质与意识是“空”的两种属性,因此,意识与物质均是不生不灭的。但意识与物质均遵从“缘起缘灭”的因果法则。认为物质世界和意识世界均处于运动与变化之中(诸行无常),是互相影响,互相关联的。但物质世界和意识世界的各种现象(可称为法)都不是一种实际的存在(诸法无我)。因此,佛教哲学包含缘起性空规律、缘起缘灭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本质与现象、原因与结果等范畴。

在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的讨论中,还有这样一种观点值得我们思考。“无论是哪个派别的哲学,一旦把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便标志着这个派别的哲学已步入严重的误区。因为在这样一个哲学体系中将‘人’置于了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在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中,究竟人是物质的还是意识的,成为一个不置可否的问题。如果说人是物质和意识的复合体,那么,在物质意识的关系中却没有人这一‘极’,说不清楚人与物质和意识之间是什么关系。或者说在这样一个哲学体系中,根本没有人的位置,形成一个人的空场。这就决定了这样的哲学必然毫无意义”。基于这样的认识,他提出,“哲学不应是关于物质和意识的学问,而应当是关于人的学问,哲学的基本问题应当是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人与世界的关系,显然不是那种严格的相互对等的关系。人总是以主动的行为影响着世界,以追求人与世界的和谐统一,使世界的存在状况更适合人的生存。总的说来,人与世界的关系集中表现为人认识世界和人改造世界两个方面。我们认为这样的提法确实更为恰当,而佛教哲学基本上符合这一观点。

2.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哲学的党派性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认为,一切哲学都不能超越或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因此,哲学具有党派性。

佛教哲学认为,宇宙世界本质既不是物质也不是意识而是“空”,物质与意识是“空”的两种属性,不可分割,因此,无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是一种思维极端化的表现,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既不唯物也不唯心,而且还认为用对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来划分派别更是人类矛盾产生的一个根源。因此,佛教哲学是无党派性的。
2)唯物主义的三个历史形态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认为,唯物主义有三个历史形态:(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用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形态来解释世界的本质,一般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但却是直观的猜测。(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存在三个根本缺陷,即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历史观是唯心主义)。(3)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认为是最正确的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比以前的唯物主义有进步的主要原因是在唯物主义哲学中引入了辩证法,而辩证法来自于佛教哲学,马克思和恩格斯均认可这一点。具体来说,马克思的辩证法来自于黑格尔,而黑格尔是比较深入地研究过佛教的,他的辩证法来自于佛教哲学,这可从下面的对比中找出依据:

黑格尔认为宇宙间一切物质是流动的,于是用种种方法来观察研究事物发生、发展、消灭等现象,创立了“辩证法”,反复运用正命题(Thesis)、反命题(Antithtis)和综合命题三个步骤来研究问题、求得知识。但这一方法佛陀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便运用了。比如佛陀认为任何个人在儿童和成年时,就名字来说是非异(正命题)、但就身高和体细胞来说是非一(反命题),因此归纳得儿童与成人“非一非异、亦一亦异”的结论(综合命题)。又譬如《金刚经》里所说“所言善法者(正命题),如来说非善法(反命题),是名善法(综合命题)。”

但佛教哲学并不认为唯物主义比唯心主义高明,认为两者都是片面的。

3)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
马克思哲学认为,唯心主义是错误的,把唯心主义的各种现象分为两种基本形式:(1)把人的感觉、观念作为世界的本原;(2)把某种神化了的精神说成是世界的本原。

佛教哲学也认为唯心主义是错误的,可能也有对唯心主义的各种现象的划分,但分类方式不一定相同。

2.3马克思哲学的创立在哲学中的变革
1)马克思哲学创立的基础
阶级基础:英国“人民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自然科学前提: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等三大发现。
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2)与以往旧的西方哲学的本质区别
研究对象上:旧哲学是“知识总汇”、“科学之科学”。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研究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发展。
理论上:旧哲学是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相分离。马克思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社会作用上:旧哲学只是解释世界的工具,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主要使命是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马克思的时代,包括佛学、儒学、道学等在内的东方哲学还几乎没有传到西方,或只有少量的信息,没有被包括马克思在内的西方学者作为一个真正的哲学流派而受到应有的重视。马克思基于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先有地球后有生命,生命进化的最高形式是人类,以为只有人类才有意识,以此为依据,认为唯心主义是错误的。在对各种唯物主义的理论进行研究之后,他认为,各种唯物主义旧哲学是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相分离,马克思首先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应该说,这是对唯物主义哲学的一次重大发展。

另外,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初期,资本家对于工人的剥削是很残酷的,他也认为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无产阶级必须要推翻资产阶级才能获得解放。因此,马克思的哲学又称为斗争哲学。恩格斯在评价马克思时说,“为人类工作,斗争是他得心应手的事情”。

释迦牟尼出生的时代,社会分为四个种姓阶层,高种姓的人对于低种姓的人的欺压也是很残忍的,而且,当时的中印度有十六大国并立,无数小国林立,相互争斗不止。他性格特别仁慈博爱,珍爱生命,他看到了人世间的各种痛苦现象,立定志向要找到一条解脱人类痛苦的大道。他主张众生平等,相互之间要和谐相处。他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暴力包括思想、言语和行动。最后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佛教哲学思想。

对于生命起源,佛教哲学并不赞同达尔文的从无机物质到有机物质再到生命体的起源论,但对于由低级生命体到高级生命体的进化过程基本上是可以接受的。佛教哲学认为,意识与物质一样在宇宙世界中是本来就存在的,意识与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结合就产生了生命体。单纯依靠物质是产生不了生命体的。在地球上固然是先形成物质世界,然后才有生命,但地球不是孤立的,它是宇宙世界的一部分,离开了太阳系,银河系,地球上的生命也不可能存在。宇宙世界中,可测量到的显物质只占很少一部分,大量的是以能量形式存在的暗物质,它被称为“空”,“色即是空”就是这个意思。与暗物质类似,宇宙中也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意识,意识也是不可见和不可测量的,也称为“空”。因此,“空”有两种属性,“物质属性和意识属性”,它们之间不能分出先后。如果依据达尔文的物质起源论,外推出去就会问到宇宙世界中的物质世界又是如何产生的?唯物主义对这一问题没有给出有说服力的答案。另外,迄今为止的科学家没有能证明可以从无机物质培育出生命体。因此,从哲学意义上来说,达尔文进化论中关于生命起源的猜想可能犯了“把地球从宇宙中割裂开来”的错误。有关生命起源的研究最近又成热点,不断有各种新观点提出【2】,我们认为,对于搞生命起源研究的科学家来说,看一下佛教哲学中的有关观点,也许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2.4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
它是新的唯物主义,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有关这一部分在笔记中就写得这么简单,我们认为,与西方各种唯物主义旧哲学相比,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是对唯物主义哲学的一次重大发展。但依据佛教哲学,唯物主义也是片面的。

2.5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革命性:对旧民办的彻底批判精神,公开声明为无产阶级服务。
科学性:始终以客观事实为根据,正确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实践性: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最显著、最主要的特征。

佛教哲学强调众生平等,不主张将人类分为阶级,认为人类之间的矛盾是可以调和的,它是由于“无明”和“我执”而引起的,只要破除“无明”和“我执”就可以化解人类社会之间的各种矛盾。因此,佛教哲学是为全人类服务。

佛教哲学也讲科学性,但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有区别。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只承认所谓的客观实证,而佛教哲学认为所谓的“客观实证其实是不存在的”,因为所有的证明都需要人的参与。佛教哲学不排斥现在科学上所用的各种“客观实证”,但更强调“主观自证”,也称为“证悟”,强调别人的证明替代不了自己的证明。从认识世界的方法论来说,科学一般是采用归纳(从具体到一般)和演绎(从一般到具体)的方法;从认识世界所依赖的主要手段来说,科学依靠人的感觉器官和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传感器。佛教哲学强调依靠人自己。佛教哲学认为,人的感觉器官有六根(即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及大脑六种肉体器官),各根有自己的「识」,称为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在空间上,根与识是一起的,传导神经属意识范畴,这些识主司见、闻、嗅、尝、触与知的功能,其中以第六识(即意识)最重要,它综合判别前五识传过来的信息。佛教哲学认为,人除了由这六识的能力外,经过修行还可以开发出第七识(未那识)和第八识(阿赖耶识)以及转识成智。转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佛陀就是修证到具足四智的人。

因此,佛教哲学更强调实践性,而且针对不同类型的人给出了不同的实证方法。

2.6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意义
1)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石是物质范畴。
前面已经介绍了,佛教哲学不认同“宇宙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而是认为宇宙世界的本质是空,物质和意识是空的两种属性。

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集中体现在列宁的物质定义上,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即使依据现代的科学,这一定义已经是局限的。物质不能完全依据人的感觉来判断是否存在,甚至也不能完全依据精密的科学仪器来判断是否存在,因为这些标准均是相对的。很显然,在列宁的时代,没有先进的科学仪器,当时人再加上一定的仪器,能感知到的物质最小单元是分子和原子,就认为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后来人们发现原子有质子、电子、中子组成,再后来发现是无限可分的,因此,总能分到仪器不能测定的程度,这种极限状态在佛教哲学中称为“空”,因此,所有能感知的物质(佛教称之为“有”)是由“空”构成的。有关这一点还可以从《楞严经》中找到依据【5】。

在《楞严经》中,佛教对物质的起源与结构有很精采的说明。《楞严经》卷三,佛说:「汝(指阿难尊者)观地性,粗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析彼极微,色边际相,七分所成。更析邻虚,即实空性。阿难,若此邻虚,析成虚空,当知虚空出生色相……。」佛把物质分成微尘,再细分变成「邻虚尘」,这是很小、接近虚无的尘。它的结构是「色边际相,七分所成」,佛是告诉我们,物质状态的细小邻虚尘,再分下去就变成同时含有物质与虚空性质的东西,最后就是虚空而已。也就是由虚空产生有色相的半实半空的东西,然后再生出物质。佛陀在说法的时代科学上还没有原子、分子、质子、中子、电子、夸克等名词,所以他只有以「邻虚尘」「色边际相」等名词来表示。佛的表示方法在当时实在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他对物质组成的说法到今天才被科学逐渐证实。近代科学研究的结果,知道物质可由大往小不断细分,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质子、中子与电子组成,……一路分析下去,目前最基本的物质组成单位是轻子(Lepton)与光子,以及组成强子(hadron)的夸克(Quark),还有这些基本粒子的反粒子。这些轻子、光子与夸克的重要性质有:静止质量、电量与自旋量(SPIN)及空间大小。轻子包括电子、微中子及渺子(Muon),目前尚不知其体积有多大,也不知其内部有什么结构,但有微小的静止质量与自旋量,有些带有电量,有些则呈中性,在佛教哲学看来,自旋量是动的能量,与佛家所说的「火大」有关(注:佛家认为物质世界的组成要素是地、水、火、风四大,「地大」表坚固之性,「水大」表湿性,「火大」表暖性、能量,「风大」表移动性。若再加上「无碍」的「空大」则称「五大」,五大是「非情」世界组成的要素,若再包括「认知」作用的「识大」则成「六大」,六大是有情与非情世界组成之要素),体积大小并没有坚、湿、暖、动之性,故体积只是虚空的性质而已。质量有「质碍」性质,应属地大,至于另一个重要性质是电量。所有分子、原子皆不离电量,但电量看不出属于那一大。电子在科学上观察,它有自旋、质量与电量,因此,它具有火、地、空三大及电荷,而光子没有质量,也没有电量,故只有火大、空大而已,目前科学界对物质的定义似乎是取决于「地大」,也就是要在静止时有质量才算。若如此,那么光子及夸克就不是物质,而只是虚空的一些特有性质而已。科学家把空间的性质以体积、自旋等来表示。目前已发现在质子与氘原子之间就有200多种不同静止质量与自旋量的小粒子存在,而在轻子与质子之间亦有多种介子(Meson)存在,这些不同粒子在佛教看来,就是各种「色边际相」,含有不同份量的虚空性质所成,在《楞严经》中,佛陀并未详列目前科学上找到的各种粒子,只是例举一种「色边际相,七分所成」做为说明而已。科学家以自旋,体积、能量、质量等来表示粒子的性质,而佛家则以地、水、火、风、空的性质来说明,似乎这两者有一致性。皆可说明物质与虚空的特质。目前科学家尚不知夸克、微中子等的来源是什么,但佛陀早就告诉我们,它们来自虚空,一切色相皆虚空所出,而佛陀更进一步指出,虚空由「自性」所生。自性是无法用科学方法知道的,凡可言说皆非自性。从《楞严经》与现代科学的对照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佛教哲学对于物质本质的认识是如何的超前。

对于列宁所说的可以感知的物质(更确切地说是物体),佛教哲学认为,一切物质世界都是心灵(真如)世界所显现的表象,物质世界是按着成、住、坏、空的程序发展的,一切物质现象都是变幻无常的。惟有真如不生不灭,恒久不变。

3)重要意义
物质能为人的意识所认识,坚持了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坚持了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本质是客观实在,把物质形态与物质区分开来,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

从认识世界的角度来说,佛教哲学也是可知论,反对不可知论,不但认为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而且意识世界也是可以认识到,经过修证,甚至可以证到宇宙世界的本质是空性。佛教哲学不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而是认为“心识可以不依赖于物质而存在,从元始以来,心识始终处在连续不断的迁流之中“,“一切可见的物质全都是心识的变现”,因此,佛教哲学也不认为“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本质是客观实在”。另外,依据佛教哲学的观点,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认识,人在不同的阶段,其认识可能也是不同的,要包容不同观点的人。把不同观点的人划分派别不仅没有意义而且是有害的,是人类社会矛盾的一大起源,非常不利于人自身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它对当前的和谐社会建设是不利的。
2.7 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1)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存在方式。
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变化、生物活动、社会活动。
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机械唯物论,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唯心论。

佛教哲学也有运动观,认为所有物质与意识的世界,所有依靠因缘而起的法,都是无常的。因此,运动除了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外,也是意识的根本属性,“心识也始终处在连续不断的迁流之中”。
2)运动与相对静止辩证统一,只讲运动否认静止是相对主义诡辩论,反过来是形而上学不动论。

这一点与佛教哲学基本上相同。佛教哲学认为,运动与静止是一组相对的概念,是由于人的心识的分别而产生的。最典型的例子是“风幡之辩,到底是风动还是幡动”,六祖慧能的回答是“既非风动,亦非帆动,是尔心动”。

3)承认相对静止具有重要意义。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事物才能进行分化发展,才能理解绝对运动。

佛教哲学并不认同有离开意识而存在的物质,也不认同物质的绝对运动,而是认为物质和运动均是意识的作用。

2.8 意识
1)意识的产生
三个决定性环节: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的意识。

佛教哲学不认同这样的观点,而是认为物质和意识是同时产生的,无始无终一直就有的。不只是人有意识,所有有情众生均有意识。

2)劳动在意识产生中的作用:人脑形成、语言产生。

佛教哲学也不认同劳动产生意识的观点,而是认为劳动是人的一种本能。

3)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没有人脑就不会产生意识。

佛教哲学也不认同这一观点,历史上已有记载,“没有人脑,人也能生存,也有意识”的例子【2】。

4)意识的能动作用:反映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调节人的生理过程。

佛教哲学认为,对于人类来说,这一点是可以认同的,但强调所有生命均有意识。

5)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前提是尊重客观规律。

佛教哲学对于这一点基本上是认同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相互关联的,都是由因、缘、果相互促成,相互产生”。只有证悟到宇宙的空性才能真正认识“因果律”。

6)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是社会实践,还要借助一定的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

佛教哲学对于这一点也基本上认同,但它认为整个物质世界的显现也是意识的作用。

7)机械唯物主义否定意识的能动作用,唯心主义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

关于意识的能动作用,佛教哲学更接近于唯心主义,佛教哲学中的有一派就认为“万法唯心造”。
上述哲学笔记中还有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等章节的内容,在此,限于篇幅就不一一比较了。我们拟在今后再陆续进行研究和阐述。
3 总结

本文对佛教哲学和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作了一个很初步的比较,其目的是引起大家对这两种哲学有一个新的认识。目前对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在我国的中高等教育的哲学课程中有如下的描述:“由于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是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本身抽象出来的,因而它们既是客观事物本身运动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是认识的普遍规律,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唯物辩证法不是一种僵死的体系,它随人类的实践运动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含义、新的范畴、规律产生出来。”通过我们的初步学习和思考,我们认为这样的评价并不一定完全符合实际,特别是前一部分。事实上,在世界范围内,并非所有的科学工作者以及哲学研究人员都认同辩证唯物论这一哲学流派。关于这一点,我们不妨看一下当年爱因斯坦对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手稿阅读完毕后曾做过的评价:“爱德华•伯恩斯坦先生把恩格斯的一部关于自然科学内容的手稿交给我,托付我发表意见,看这部手稿是否应该付印。我的意见如下:要是这部手稿出自一位并非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而引人注意的作者,那么我就不会建议把它付印,因为不论从当代物理学的观点来看,还是从物理学史方面来说,这部手稿的内容完全就是胡说八道、疯人之作。可是,我可以这样设想:如果考虑到这部著作对于阐明恩格斯的思想的意义是一个有趣的文献,那是可以勉强出版的。”(《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7年,第202页)。对于我们来说,这样的评价是第一次看到,也正是因为这一原因,促使我们阅读一些儒、道、佛的哲学思想,并萌生出了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与佛教哲学比较的念头。但限于我们的学说和能力,我们是不可能真正完成这一比较的。因此,撰写本文的真正目的还是呼吁大家重视这一问题,我们认为开展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与其它哲学作比较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真正的辩证唯物主义,也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地响应党中央“开展新一轮解放思想运动”的号召。

致谢:本文初稿完成后,多位朋友提出了宝贵意见,他们是戚心源研究员,邓子美教授,王宏刚研究员,在此谨向他们致以衷心的谢意!
参考文献
【1】索达吉堪布著,佛教科学论,http://www.fosss.org/jcxs/fjkxl.htm.
【2】慈诚罗珠堪布著,索达吉堪布译,前世今生论,智悲佛网制作,www.zhibeifw.Com
【3】崔维成,康伯霖,充分发挥佛学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中国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3期 (2008年5月总第50 期),1-9。
【4】任汝芬,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原理笔记(1),http://edu.netbig.com/kaoyan/e2/243/20010906/ 109109.htm.
【5】紫虚居士,一个学物理的人对佛教的认识,http://www.hhfg.org/fjykx/f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