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GDP概论

    |     2016年11月19日   |   研究成果   |     评论已关闭   |    2599

作者 :崔维成,戚心源, 王凯悦

摘要:本文是有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系列研究论文之一[1-4],在“城市和谐水平的数学模型及量化分析”[4]一文中,我们提出了城市社会和谐度的数学模型,认为社会和谐度是社会安定度、人民幸福指数、发展可持续性三个因素的函数,而发展可持续性可以用绿色GDP与GDP的比值来衡量。但对于绿色GDP的概念、内涵及如何定量分析没有作深入讨论。本文重点讨论绿色GDP的问题。在对基本概念介绍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推行绿色GDP指标考核体系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是城市社会和谐度数学模型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1 引言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胡锦涛同志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归纳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中国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设想,已经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高度认同。和谐社会的建设已在中国各个层面上轰轰烈烈地展开。
有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文章已经发表很多,但总体上来说,大多数是采用定性的方法而非定量化的方法,我们感觉缺乏可操作性,不能很直接地指导人们的行为。在文章[1-3]中,我们提出了几个新的观点:(1)“既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问题,就应该可以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专门用于解决大型复杂工程系统优化设计的多学科优化设计理论来加以解决”;(2)面对一个复杂的社会大系统问题,绝对精确的定量分析是不可能的,但作为近似估算是完全可能的。在这些文章中,我们示范性地给出了社会和谐度的概念和近似估算方法。

在“城市和谐水平的数学模型及量化分析”[4]一文中,我们提出了城市社会和谐度的数学模型,认为社会和谐度是社会安定度、人民幸福指数、发展可持续性三个因素的函数,即:

Y(社会和谐度)= F(社会安定度、人民幸福指数、发展可持续性)  (1)

而发展可持续性可以用绿色GDP与GDP的比值来衡量,

发展可持续性=(绿色GDP÷GDP) 100             (2)

但在该文中,对于绿色GDP的概念、内涵及如何定量分析没有作深入讨论。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讨论绿色GDP的问题。在对基本概念介绍的基础上,重点讨论推行绿色GDP指标考核体系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是文献[4]的续篇,也是城市社会和谐度数学模型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的系列研究旨在最终能提出一个比较完整的在城市层面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数学模型,为最终实现决策的科学化,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理论工具。
2 绿色GDP的概念及由来
人类的经济活动包括两方面的活动 [5]。一方面是在为社会创造着财富,即所谓“正面效应”,目前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但另一方面又在以种种形式和手段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即所谓“负面效应”。这种负面效应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无休止地向生态环境索取资源,使生态资源从绝对量上逐年减少;其二是人类通过各种生产活动向生态环境排泄废弃物或砍伐资源使生态环境从质量上日益恶化。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即GDP)只反映了经济活动的正面效应,而没有反映负面效应的影响,因此是不完整的,是有局限性的,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

绿色GDP的概念就是从GDP的概念延伸而来。国内生产总值(GDP)过去一直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指标,但是现行GDP只反映了经济总量的增长,却没有全面反应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容易高估经济规模与经济发展,给人一种扭曲的经济图像。由此会导致从经济社会发展决策到政绩考核中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在我国实际上已经相当严重。近年来我国GDP的年均增长量超过8%,但高消耗、低效率、高排放的粗放型增长模式,造成了资源的惊人消耗和数量巨大的污染物排放。GDP核算的缺陷和负效应业已暴露无遗。

所谓绿色GDP,就是把资源和环境损失因素引入国民核算体系,即在现有的GDP中扣除资源的直接经济损失,以及为恢复生态平衡、挽回资源损失而必须支付的经济投资 [6]。绿色GDP核算综合了经济与环境核算,是一种全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简言之,就是要做减法,取“干货”。广义的理解是绿色GDP=(传统GDP)-(自然环境部分的虚数)-(人文部分的虚数);狭义的理解是指扣除自然资产(包括资源环境)损失之后的新创造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核算指标。绿色GDP可以理解为“真实GDP”,不但反映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反映了质量,能更为科学地衡量一个国家和区域的真实发展和进步。从政策导向上鼓励全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据雷明的研究结果[7],我国绿色GDP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北京、上海经济增长与环境绩效“双高”;西北地区则“双差”。针对两位数增长的各地GDP,绿色核算小组成员雷明指出,有些省份以高能耗、高污染为发展模式,其环境污染治理成本最高可达10%,扣除这方面成本的话,GDP实际是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

建立以绿色GDP为核心指标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国民核算新体系,不仅有利于保护资源和环境,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而且有利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效率,从而增进社会福利。同时,采用绿色GDP这一总量指标,也有助于更真实的测算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
3 绿色GDP的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国际上对与国民经济核算相关联的资源环境核算始于20世纪70年代,已经对绿色GDP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在不同层面进行了实施。绿色GDP的概念正在越来越广泛地得到当今国际社会认可。但是从核算方法上看,绿色GDP对传统GDP并没有颠覆性的变革,只是变革了计算方法。因此,与其说它是一种新概念,不如说是一种新态度,一种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态度,一种对人类以往高消耗、高污染发展模式的反思。绿色GDP不但反映经济增长的数量,更反映质量;然而迄今为止,全世界还没有一套公认的绿色GDP核算模式[6]。

挪威是世界上最早开始进行自然资源核算的国家,1981年政府首次公布并出版了“自然资源核算”数据、报告和刊物,1987年公布了“挪威自然资源核算”的研究报告,建立起详尽的资源环境统计制度,为绿色GDP核算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

联合国统计署于1989年和1993年先后发布了《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SEEA)》,为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总量、自然资源账户和污染账户提供了一个共同的框架。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根据联合国及世界银行的基本思路,在1991年对国家基本资源进行了核算。日本从1993年起对本国的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进行了系统的构造性研究,估计出较为完整的环境经济综合核算实例体系,给出1985—1990年日本的绿色GDP。在发展中国家中,墨西哥率先开展绿色GDP核算。印尼、泰国、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纷纷仿效,并已开始实施。

近年来,我国在绿色GDP研究方面亦取得了长足的进展,2006年9月7日,由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首次正式联合对外发布了《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这是中国第一份由官方正式发布的考虑环境损害绿色GDP核算研究报告,标志着我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工作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5]。
4 在我国推广绿色GDP需要解决的问题
绿色GDP力求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统一起来,综合性地反映国民经济活动的成果与代价,包括生活环境的变化。实施绿色GDP,扣除环境损失成本,当然会使一些地区的经济增长数据大大下降,必将带来干部考核体系的重大变革。过去各地区干部的政绩观,皆以单纯的GDP增长为衡量标准,现在要将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放在一起综合考评,这会使很多干部想不通,形成诸多阻力。因此,解决这些地方干部的思想和认识问题对于推广绿色GDP的考核体系也十分重要。

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建立对微观企业的影响也是直接而深远的。在实际经济活动中,一方面,一些企业只注意自身发展的直接成本和增加值,无视其经济活动对资源和环境的巨大破坏,形成了所谓的市场失灵;另一方面,宏观调控管理部门需要对经济的真实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和判断,有必要首先从企业层面上对环境成本进行核算。绿色GDP既有效地约束各个企业主体的扩张冲动,又可通过其指标的考核为经济增长提供可持续的内在动力。

实际上,节能就意味着降耗,降耗就减少污染,也就等于减少了资源和治污成本。从根本上和长远发展来说,绿色GDP对企业是利大于弊的。

实施绿色GDP核算体系,无疑困难重重,其中最大的技术困难就是定价问题。主要难点有二:自然环境资产的产权界定及市场定价较为困难。我们知道,GDP通常是以市场交易为前提的,产品和劳务一进入市场,其价值就由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所传达出来的是以货币为手段的市场价格信号。但我们如何来衡量环境要素的价值呢?环境要素并没进入市场买卖。比如砍伐一片森林,卖掉原木,原木的销售价即可纳入GDP统计。但森林砍伐导致依赖森林生存的许多哺乳动物、鸟类或微生物的灭绝,这个损失有多大呢?再比如,因为森林砍伐而造成的大面积水土流失,这个账又该如何核算呢?这些野生的鸟类、哺乳动物、微生物与流失的水土并没有市场价格,也没有货币符号,我们确实还不知用什么数据来确定其价值。其次,按市场价格,有的具体项目的环境成本难以科学计量。例如,火电厂在发电的同时要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会影响空气质量,甚至涉及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损失是多少钱?这笔账是很难准确算清楚的。

定价问题是绿色GDP核算中的一个世界性难题,一些国家已进行了许多探索,并有了一些可操作的办法。我们国家将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通过搞试验点的方式来逐步解决这一难题。

王金南等人[8]比较全面地讨论了在中国实施绿色GDP核算体系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应采取的对策。主要挑战有三个方面:(1)认识观念还不够全面深刻;(2)绿色核算技术还不够先进完美;(3)绿色核算的制度安排基本空白。他们建议采取五大对策来推行绿色GDP核算体系:(1)搭建统一的工作平台;(2)选择合适的目标模式;(3)确定研究的重点与范围;(4)构建科学完整的环境资源统计指标体系;(5)加快开展绿色GDP核算试点工作。

事实上,实施绿色GDP核算体系面临的挑战还有很多,比如制度上的问题。绿色GDP之所以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除了核算技术与方法的复杂性外,另一挑战就是相关的法规制度安排还基本空白,主要包括有关资源环境与统计法规、政策和评价标准、资源环境信息共享等。但无论有多少困难,我们都应当立即开始探索,从具体项目到局部地区进行不间断的试验,逐步建设起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GDP核算体系,为全世界的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5 结束语
本文重点讨论了绿色GDP的一些相关问题。倡导“绿色GDP”对我国现阶段发展尤其有借鉴意义。当前,不少地方“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泛滥的现象正遭到全社会舆论的抨击,一些领导干部为尽快干出“政绩”,热衷于短期行为,不进行科学规划和论证,盲目投资,乱上项目,不惜以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得暂时的经济快速增长。教训已经很深刻了:能源危机、土地沙漠化、饮水污染、大量动植物濒临灭绝……警钟正一遍又一遍地在我们的耳边敲响。这种“吃祖宗饭、断子孙路”之风为何盛行?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对领导干部的考核体系不够科学,过于偏重经济指标,而较少考虑对资源环境的保护。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矫正这一缺陷,这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之一。

以绿色GDP为主导,不仅是对破坏性开发的限制,更将为经济发展开辟出一个崭新的天地。如与之相配套的“循环经济”模式,将大幅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而近年来不少地方已经开始摸索的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生态制造业、清洁能源等环保产业,也将培育出一系列新的经济增长点。把绿色GDP上升到政策和法律高度,纳入干部考核体系,作为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业绩评价的重要参数,也大大有助于建立科学的干部考评制度,引导正确的政绩观。

综上所述,尽快构建全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重建科学的干部考评制度关乎国家命运,这是加速实现和谐社会,造福子孙的重要举措,切不可在今天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留下一个无颜以对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戚心源、崔维成,和谐社会的目标函数与数学模型,《中国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9期(总第47期),2007年12月,1-3。
[2] 戚心源、崔维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多学科优化设计,已被《社科纵横》杂志录用,2008年第三期刊出。
[3] 崔维成,戚心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多学科优化设计(续一),已投寄给《社科纵横》杂志。
[4] 崔维成,戚心源, 王凯悦,城市和谐水平的数学模型及量化分析,网上发表。
[5] 科学技术部社会发展科技司、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著,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报告(1986-200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6] 潘岳,谈谈绿色GDP,人民网,2005.6.28。
[7] 雷明,科学发展观下绿色GDP核算,环境保护,2006年18期。
[8] 王金南,於方,蒋洪强,邹首民,过孝民,建立中国绿色GDP核算体系:挑战与对策,中国环境报,2004-07-13。